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活动档案活动档案
-
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校长 王勇: 《八年级道德与法治》下册教材与教法。(略)
-
王常亮:八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下册法律知识介绍和教学建议(略)
【工作室活动】2018年赣榆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徐山中学专项培训活动
发布时间:2018-05-22作者:王常亮来源:工作室点击:
赣榆区2018年八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下册专题培训
暨“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”专题活动
活动时间:2018.03.15连云港市徐山中学
活动内容:八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下册“同课异构”活动
活动安排:
一、观摩课
(1)第三节 八年级3班 王日艳(连云港市柘汪中学)
课题:公民基本权利第一课时
教学过程:(播放歌曲营造气氛)
(一)课前回顾:复习前面的知识,学生回答的不错。出示教材目录,导入新课。
(二)活动探究(1):出示小云的材料。第一幕:小云的喜----妈妈篇,妈妈当选人大代表?导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定义,出示法律条文(评价:有材料逐步推出相关法律知识,分析到位)进一步提出:假如你是代表,你希望选举什么样的人当选代表,学生回答很好。教师从年龄、政治权利、政治自由等方面进行逐一解释,再次用宪法规定进行说明,准确高效。(评价:使用宪法原文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说明,复合宣传宪法精神,学习宪法知识的教学要求,值得提倡)
(三)活动探究(2):小云的喜---爸爸篇,实名举报是行使什么权利?引出监督权的概念,然后让学生回答。教师出示监督权法律条文,让学生进行背诵,进入试试看环节。(评价:条文比较长,背诵出来不容易,结果一个学生竟然基本背出来,鼓励学生一切皆有可能,好)
(四)拓宽视野:连云港市2017年信息公开年度报表,让学生根据图片上面信息找出相关信息,学以致用效果好。行使监督权----2018年连云港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调查问卷,让学生进行现场填写,并将寄给市政府。(评价:这个环节最突出的就是让学生现场操作,切身体会行使监督权,印象深刻效果好)
(五)归纳总结:政治权利和自由-----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、监督权、政治自由
(六)活动探究(2):小云的忧-----同学篇,隐私权泄漏,如何尊重别人隐私权?人格尊严不受侵犯,让学生用便利贴抄一遍并贴在课桌左上角,天天阅读(评价:手脑并用,形式新颖,强化印象,效果好)由隐私权引出人格尊严包含很多权利,分组学生进行阅读。小云的忧----哥哥篇,引出人身自由不受侵犯,学生再读。(评价:通过设计的情景材料逐一引出教材中相关法律知识,让学生认识这些法律都是宪法规定的,切身感受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,值得肯定)
(七)归纳总结:人身自由----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权利。然后以小组问单位,进行知识网络构建,不要求具体形式,教师发纸张到组并巡回指导(评价: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知识回顾,有利于形成整体知识,对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架构很有必要,值得提倡)
(八)成果展示:张贴在黑板上并进行说明。(评价:成果展示反映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体现,同时反映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节课中的具体呈现)
王日艳介绍构思:整节课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出相关知识,考虑到本节课法律条文比较多,所以就把教学重点放在选举权、隐私权、监督权三个方面(评价:每节课都应该做到重点突出,切记不要面面俱到,好)由于法律条文很多,就用具体法律条文进行呈现,具有真实有效性。这节课注重形式多样来体现,为学生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,实现法治教育的目的。
整体评价:
整节课通过小云的“喜与忧四个故事”将本节课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,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。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读法律、写法律、背法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宪法具体条文有了明确的感性认识。本节课最突出的让学生进行感感悟和体验,注重法条的直观介绍,将枯燥的法律条文故事化,从而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,让课堂生动欢快,教学重点得到突出和落实,值得大家很好地借鉴和学习。
(2)第二节八年级4班 孙成旭(连云港市徐山中学)
课题:公民基本权利第一课时(课件背景不够合适,中间图片过于突出,简洁些较好)
教学过程:
(一)温故知新:学生站立背诵三节课问题,然后进行小组提问,互相检查。教师对问题进行提问,学生集体回答(评价:不要集体回答,会掩盖存在的问题。)今天是什么日子?3.15,消费者权益保护日,学生不知道,说明学生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。
(二)学习目标:齐读目标(评价:没有多大意义,这个环节可以节省)
(三)火眼金睛:学生阅读教材,找出相关问题:1.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?有何意义?2.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?有何意义?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答案(学生站立分组进行,然后进行展示)学生展示答案,问题答案找的很准,教师进行说明,并让学生画下来。然后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记忆(评价:现场记忆这些内容,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,进行初步的基础知识储备,效果还是不错的)。抽查学生掌握情况,效果不错,掌声鼓励。(评价:学生鼓掌要有明确要求,不要影响教学)
本人思考:
学生能够找到答案,但问题是他们明白这些问题的含义吗?显然不一定,这就是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,也就是说找到问题不一定就理解,需要教师进行突出重点,要进行重点讲解。
(四)刨根问底:(1)探究分享一、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?学生回答,教师进行点拨。你心目中人民代表是什么样子?学生回答也不错。(2)探究分享二、罗先生实名举报在行使什么权利?有关注意哪些问题?学生回答不错。(3)探究分享三、乡政府行为是否违法?你认为哪些权利受到处分?学生回答很是踊跃。
本人思考:
问题探究阶段是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具体体现,教师进行进行点拨至关重要。 孟某散发有关大屠杀言论被刑事拘留这个事例,使用不错。但问题设置不到位。
疑问我来问:网友观点---公民基本权利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,导致我们不能更好地(五)活学活用:(1)网络体系我来建,学生上台进行构建写的不错。(2)小试牛刀,选择题共4题
(六)教师总结:各组得分情况,然后对大家进行鼓掌激励。然后剩余2分钟让学生进行再次识记本课知识点。(评价:时间安排非常好,重点突出,训练到位,当堂达标)
孙成旭感受:接到任务后感到非常惶恐与紧张,反复思考如何进行重构,尤其是众多的法条,如何呈现?首先我确立使用四步教学法来进行教学,然后进行构建。感受最大的就是参加这样一次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,如果我们认真做好一节课,将受益很多。(评价:走题了)
整体评价:
整节课设计步骤条理清晰,从温故知新环节对过去知识的复习巩固,到火眼金睛环节来发现本课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,再到刨根问底环节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,最后到活学活用环节解决本课知识建构等问题,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法治教育目的。本课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,突出实用与有效,不仅可以有效落实法治教育要求,也很好地解决了应试问题,值得大家借鉴和使用。
二、评课阶段
1.盛强:不简单不容易,都努力做到重构教材,通过重构情景进行教学。孙成旭老师从形式上来说一导三学教学模式,手段多样,训练充分。王日艳以一个案例进行组织教学,层层深入,阅读文本,情感教育非常深入。法律术语如何去教学,是不是需要我们去讲呢,我个人认为不需要,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心里种下法治的种子。
2.王其友:注重情景创设,激发兴趣,形式多样。以下引用王老师发布的微信内容:
很荣幸与大家交流我的听课所得。由于对教材不熟和个人能力有限,在听课过程中的想法肤浅,眼光境界短浅,语言看法粗浅,交流中有不当之处,望谅解!
上午听了卢永胜老师和万青老师的课,给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:
第一,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注重积极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如卢老师在新课前引用时政热点,正在召开的两会材料,向学生抛出问题,你想参加吗?学生回答想,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,法治教育课中贯彻德育内容。接着卢老师引用两会视频材料,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——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教学内容,展开教学活动。万青老师借用李克强总理所讲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通过师生互动,幸福感,安全感源自哪里?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。引出本节课的内容——公民的基本权利。从课堂效果上看,两节课中,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!
第二,两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,故事教学法等。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》中指出,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,拓宽教育途径,丰富教学方式,创新教学方法,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,情境模拟,角色扮演,案例研讨,法治辩论,价值辨析等方法。上午两位老师都做到了这些。如卢老师引用两会召开的视频材料,辽宁拉票贿选的案例,充分帮助学生认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知识。又如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身边案例,让学生知道且感受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。万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,案例的选择紧扣教学目标,让学生认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等。
第三,两位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建构,有主有次,有舍有留,有效地整合了教学资源。比如卢老师在处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一内容时,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上花了很多时间,采用多种丰富活动,对监督权内容一带而过。万老师通过两个探究活动,紧扣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,展开活动。教学重难点突出,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权利,万老师不仅设计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,同时又把下一课时内容怎样做的问题整合到本节课。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。
另外,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,形成竞争机制,调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。
两位老师的课堂给我的启示。
第一,要掌握足够多的法律知识。王老师给大家的建议中提到,要“恶补”法律知识。因此,多关注道德与法治的几个QQ群,及时了解相关新知识,学习新方法,以便能应对新教材。下午结束后,我就在网上订购了《宪法学》这一本书,便于自己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。第二,在备课过程中,要认真研究教材,充分了解学情,掌握自己所带学生对法律了解的实际情况,根据情况,合理有效的整合教学资源,重新构建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。课堂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打造情趣交融的法治教学课堂!
三、讲座
上一篇:【工作室活动】2018年连云港市三百活动海头初中专场活动纪实
下一篇:返回列表